社保養老金等將迎來六大變化是什么情況,社保是一個人最基礎的福利政策,而且很多投資方式甚至都不如繳納社保劃算,不過據了解,近日社保養老金等將迎來六大變化沖上了熱搜,下面香煙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社保養老金可以繼承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有所幫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在網站公布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對完善社保制度,深化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有不少政策性突破,社保、養老金、工資收入等方面未來5年將發生一系列變化。
【變化一】社保:待遇水平將穩步提高
社保待遇連著老百姓的救命錢、養老錢。規劃將“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定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之一。
規劃明確,推進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動調整,綜合考慮物價變動、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財力狀況等因素,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水平調整機制,完善失業保險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人社部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20年,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由1686元增長到2900元左右,全國月平均失業保險金水平由686元提高到1506元。今年職工基本養老金實現“17連漲”,上漲待遇近期發放到位,按照規劃要求未來有望繼續上漲。
此次規劃還提出,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
一系列新舉措,都將持續提升社保的“含金量”,讓民生保障的底線兜得更牢。
【變化二】收入分配:“提低擴中”縮小差距
圍繞“十四五”期間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這一要求,規劃分類別、分情況作出一攬子政策安排。
例如,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提高工資集體協商的實效性,著力增加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強化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工資分配的事前指導,探索發布體現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特征的薪酬分配指引。
事業單位逐步實現績效工資總量正常調整,實行高層次人才績效工資總量單列,探索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推進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消防員工資福利政策。
國有企業普遍實行全員績效管理,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關鍵人才薪酬制度,推動分配向作出突出貢獻人才和一線關鍵崗位傾斜等等。
規劃還部署,以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小微創業者、農民工等為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
專家表示,這些安排體現了一個總趨勢,即未來幾年政府將加強對企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的調控和指導,并通過“提低擴中”縮小收入差距,讓更多普通人的“錢袋子”鼓起來。
【變化三】養老金:逐步提高最低繳費年限
根據社會保險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這一規定將在“十四五”期間有所調整。
規劃提出,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修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這些都是國家為了確保養老金收支平衡打出的‘組合拳’,是我國老齡化背景下的必然舉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估算,“十四五”期間新退休人數將超過4000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將凈減少3500萬人。
鄭秉文說,適當提高最低繳費年限,繳得多,退休金領得多,對提高個人養老金替代率、制度的可持續性都有利。
專家表示,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對企事業單位職工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靈活就業人員。后者完全由自己繳費,按最低年限繳納很常見。最終提高幾年,還需根據我國勞動者的平均就業年限等研究確定。
【變化四】靈活就業人員工傷保險:外賣騎手等將不再“裸奔”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長。2020年,共享經濟提供服務人數約8400萬人。但是按照現行規定,靈活就業人員與從業單位之間屬于非穩定勞動關系,無法獲得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制度保障。
針對這些痛點、難點問題,規劃提出,建立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機制;制定職業傷害保障試行辦法,推進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
“及時補齊保障短板,健全就業、勞動報酬、社會保險、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制度,既有助于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也有利于促進靈活就業、增加就業崗位和群眾收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
按照相關部門部署,下一步將明確互聯網平臺企業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責任,為平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與工傷保險待遇總體一致的公平保障,讓外賣騎手等不再“裸奔”。
【變化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工傷保險:實現廣覆蓋全部納入
實現工傷保險政策向職業勞動者的廣覆蓋,將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制度,這是此次規劃提出的又一新要求。
據了解,我國工傷保險制度是在上世紀90年代《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基礎上逐漸建立起來的,公務員及參公人員最初并不包括在其中,如果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主要由民政部門參照相應條例給予撫恤和優待。
不過,撫恤和優待的保障情形相較工傷保障范圍更窄。公務員及參公人員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在工作崗位猝死或者患職業病等,工傷待遇可能得不到有效保障。
為推動公務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保險待遇,近年來人社部積極支持鼓勵各地將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范圍。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將公務員整體納入了工傷保險制度,其余省份的部分地市也開展了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試點工作。
按照規劃,除實現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全覆蓋,我國還將研究完善工傷保險相關制度及配套辦法,以高危行業為重點,持續擴大工傷保險覆蓋范圍,使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從2020年末的2.68億人提高到2025年的2.8億人。
【變化六】勞動者休息權益保障:完善工時、休息休假制度
針對企業超時加班、惡劣天氣強制出工等問題,規劃回應社會關切,提出完善工時、休息休假制度,并專門部署開展對重點行業的突出用工問題進行治理。
“隨著非標準勞動關系越來越多,亟需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等作出更加周密科學的安排,維護勞動者權益。”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說。
多位專家認為,應督促互聯網平臺企業按規定合理確定日最長在線時長或者工作時長,安排工間休息。同時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為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基本權益保障。
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有關方面研究制定快遞員勞動定額標準,確定快遞員最低勞動報酬標準和年度勞動報酬增幅,快遞企業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養老金是可以繼承的。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余額是可以依法繼承的。養老金的繼承方式如果有合法有效的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分割。如果沒有遺囑,則按照法定繼承的方式繼承分割。養老保險是可以作為公民的遺產進行繼承的。但需要分為兩種情況:如果養老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將由受益人取得養老保險金。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可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取得。繼承養老保險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的。投保人個人交納全部保險費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另一種是投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期間身亡的。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其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儲存額中個人交費額的余額,可以一次性退給其法定繼承人;無繼承人或無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其喪葬費用。因此子女有權利繼承領取其父母的養老金。這里的養老金是作為父母的遺產由其子女繼承的。
1.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個月(特殊工種和因病提前退休需提前三個月申請考試或勞動能力鑒定),參保人或其工作單位社保經辦人員應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交退休申請相關資料。
2.如果被保險人提供的信息經過經社保險代理機構審核,符合按月領取待遇的條件,則支付《職工退休證》,從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養老金。
3.參保人領取《職工退休證》后次月15日后,將攜帶身份證、社保卡、退休卡到指定的銀行申領養老金,發放的借記卡,并將賬戶提供給社保機構,社保機構每月按規定將養老金支付到您指定的賬戶。
社會養老保險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要領取養老金,首先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繳費年限條件:領取社會養老保險,需要15年才能申請養老金;
二、退休年齡條件:男性法定退休年齡應為60歲,女職工為50歲,女干部為55歲。
個人社會養老保險計算公式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如下: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香煙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有關社保養老金等將迎來六大變化是什么情況的相關信息。以上資料來源于網絡,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香煙網,小編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信息。
【社保養老金等將迎來六大變化是什么情況 社保養老金可以繼承嗎】相關推薦文章:
下半年社保迎來4大新變化 4大變化究竟是什么
社保將迎4大變化具體什么情況 社保斷繳有啥影響嗎
社保第六險是什么險 社保第六險的報銷方式介紹
社保第六險是什么險 社保第六險費用及服務范圍講解
社保第六險是什么險 社保第六險新增試點有哪些地方